食道癌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,其治疗手段多样,化疗与放疗是常见选择。那么,食道癌化疗后再做放疗是否合适,是否会导致过度治疗呢?
从西医角度看,化疗通过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,放疗则利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。化疗主要用于缩小肿瘤体积,放疗多用于根治性治疗。若患者化疗后病情稳定,未发现新转移灶,一般无需再进行放疗;若存在局部复发风险或其他远处转移迹象,结合放疗可巩固疗效。例如,若食道癌已发生转移或浸润周围组织,先放疗可缩小肿瘤,提高化疗药物剂量,增强治疗效果;若肿瘤位置较高,直接化疗药物剂量受限,可能需放疗辅助;而肿瘤位置较低时,放疗可能损伤食管,导致进食困难,此时需谨慎评估。
中医在食道癌综合治疗中独具特色。中医认为放射线是热毒,会伤阴伤气,伤及脾肺等脏腑。中药可减轻放疗副作用,如使用清热解毒之法辅助放疗,能提高和巩固疗效。一些中药如黄芪、太子参、山药、桃仁等益气活血之剂,与放射疗法配合,可增加放疗效果,延长生存期。在化疗期间,中医药治疗以补为主,选择中医汤剂改善患者身体状况,增强营养,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以及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,减少疾病损害,促进化疗成功。
展开剩余75%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,食道癌的发生发展与人体正气不足、邪气内侵密切相关。化疗和放疗虽能杀灭癌细胞,但也会损伤人体正气。中医通过辨证论治,在化疗后给予患者合适的中药调理,可扶正祛邪,促进身体恢复。例如,对于化疗后出现脾胃虚弱的患者,可给予健脾和胃的中药,以改善食欲,增强消化功能;对于气血亏虚的患者,可给予益气养血的中药,以补充人体气血,提高身体机能。
中医治疗坚持“以人为本”,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,凸显和谐的治疗理念,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,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。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用中医治癌有40余年的经验,是中原袁氏中医专家第八代传人,是非遗——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传承人、“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”代表性传承人、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,其受医学世家理念影响,自幼便痴迷于中医,精通家传《袁世医方》又熟读各家医书典籍,后师承中医泰斗级肿瘤专家余桂清教授,经临床不断打磨研究,提出“三联平衡”理论,以此为基指导临床工作,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,许多患者受益于此,得以恢复正气,排除瘀毒,减轻痛苦,提高生存质量,其中更有不少癌友甚至能恢复正常生活。
非遗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始于嘉庆辛酉年(公元1801年),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,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。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《袁世医方》中,详细记载了“袁氏中医肿瘤疗法”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。涵盖中医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,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、制作技艺,剂型包括汤、丸、散、膏、丹,以及药酒、药膳、药茶、药醋、药粥、药饼等食疗方,多达190余首,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。
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食管癌真实案例分享:
魏某,女,食管癌,2014年4月21日初诊
2013年9月,患者在市中心医院检查明确食管癌。后家人考虑家乡的医疗条件毕竟不如首都,思量再三到北京求医,并于2013年9月16日,在北京市肿瘤医院进一步完善检查,病理显示:(食道)高分化鳞状细胞癌。北京医生建议放化疗。于是2013年10月8日化疗开始了,可初期效果还不错,后面就不行了,第一个疗程化疗后,魏女士明显感到进食梗阻有所好转。但紧接着34次放疗后,病情却急转直下,滴水难进,一个多月消瘦了10多斤。2014年1月26日,咨询医生无果后,魏女士催促家人办理了出院手续,中间辗转多地寻医无果后,2014年4月21日魏女士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医。初诊时,患者白细胞1.61↓,面色萎黄,食欲差,吃东西时梗阻严重,且疼痛,贫血,声音还嘶哑。在服药后,患者情况便很快有了起色,“进食梗阻感、疼痛都有缓解”;继续用药一个月后,白细胞恢复正常,体力较前明显好转,食欲增加。此后坚持用药,虽然中间偶尔症状反复,但均能及时调方改善,魏女士整体情况还是向好的方向发展。2019年10月底,魏女士复诊,进行巩固用药,依然病情稳定。2023年回访近况稳定。
食道癌化疗后再做放疗是否过度治疗,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判断。中医在食道癌治疗中并非辅助角色,而是与西医治疗相辅相成。中医通过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,在减轻放化疗副作用、提高治疗效果、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,结合中西医优势,制定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,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,提高生存质量。
发布于:河南省